薪水怎麼算?一篇學會如何計算正職月薪與日薪
工資可以說是大部分員工主要的工作意義,也是企業留才的一種手段,正確計算並準時給予員工薪資不僅能確保員工滿意度,也助於企業維持穩定的財務管理與紀錄。在《勞基法》第2條第3款中工資的定義為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;包括工資、薪金及按計時、計日、計月、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、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都屬於工資。
2025年行政院勞動部公告基本工資調漲!月薪由原本的27,470元調升至28,590元,漲幅4.08%;時薪則由183元調升至190元,漲幅3.88%。表示政府相當留意勞工生活品質,預估約有257萬名勞工受惠。
工資的計算方式分為4種
在各種產業和工作類型中,企業發薪的方式不盡相同,主要可分為月薪、日薪、時薪、按件計酬四種,以下是各種計薪方式的說明及適用情境:
- 月薪制(適用於大部分全職員工,如行政人員、辦公室職員)
- 每月固定支付工資,通常不受當月實際工作天數影響
- 工資結構通常包含 底薪 + 經常性給予(如全勤獎金、交通津貼等)
- 公式:實領薪資 = 月薪 = 底薪 + 獎金 + 津貼 + 其他經常性給予
- 通常薪資結構較複雜,建議企業薪資單說明清楚
- 日薪制(適用於短期工、臨時工,如活動檔期服務人員,以及上班未滿一個月的員工)
- 依實際工作天數計算薪資,通常全職員工若當月未滿整月工作,則按日薪換算薪資
- 公式:實領薪資=實際工作天數 X 日薪
- 時薪制(適用於兼職、工讀生、計時人員)
- 依照實際工作時數計算薪資
- 常見於餐飲業、服務業、零售業的兼職員工,工作時數較不固定者
- 公式:實領薪資=實際工作時數 X 時薪
- 按件計酬制(適用於自由接案工作者)
- 根據完成的工作數量支付薪資
- 例如:編輯寫一篇文章的稿費、剪輯一支影片的服務費
日薪計算方式
「日薪」 也稱為 「一日工資」,依據實際工作天數發薪時,會將月薪換算為日薪。常在員工於月中報到,或於月中離職,工作未滿一整個月,需依實際工作天數按比例計薪時使用,這樣未滿一個月的工作期間俗稱俗稱「破月」、「不足月」,領的薪資稱為「破月薪資」。
接下來就會遇到每個月天數不同的問題,大月(31日)、小月(30日),甚至2月只有28或29天的薪資計算方式相同嗎?若不同又該如何計算呢?此時若企業與員工雙方有事先約定以實際曆日數計,應以當月實際曆日數推計一日工資。建議企業可以列在勞動契約,或工作規則之約定事項。
然而,當企業未與勞工事先約定時,應依《民法》第123條規定,不論當月為大月或小月,基本上是用月薪統一除以30日,去算出該員工的日薪。而2月的破月薪資,建議一樣將月薪除以30日,直接贈送員工1天或2天的薪資。
日薪的計算範例
日薪=月薪/30天
舉例小鋒月薪為30000元
◆ 若小鋒於2024年2月15日入職,當月份在職天數為15天,實領薪水應為:
◇ (月薪/30) × 當月在職工作天數 = 應實領薪資
◇ (30000 / 30) × (15+1) = 16000 → 實際工作15天+贈送1天
如此一來不論任何月份,統一以月薪除以30日算出平均日薪,對於企業算薪作業來說也會簡單些,還能避免因違反《勞基法》第22條未給付全額工資,遭主管機關處2萬元以上,100萬元以下之罰鍰。
當企業依實際曆日數計時,可參考以下案例計算:
日薪=月薪 / 實際月天數
舉例小鋒月薪為30000元
◆ 若小鋒於2024年7月15日入職,當月份在職天數為17天,實領薪水應為:
◇ (月薪/當月天數) × 當月在職工作天數 = 應實領薪資
◇ (30000 / 31) × 17 = 16451.613 → 無條件進位取到整數:16452
◆ 若小鋒於2024年6月15日入職,當月份在職天數為16天,實領薪水應為:
◇ (月薪/當月天數) × 當月在職工作天數 = 應實領薪資
◇ (30000 / 30) × 16 = 16000
◆ 若小鋒於2024年2月15日入職,當月份在職天數為15天,實領薪水應為:
◇ (月薪/當月天數) × 當月在職工作天數 = 應實領薪資
◇ (30000 / 29) × 15 = 15517.241 → 無條件進位取到整數:15518
不管是新進員工或是離職員工,在計算破月薪資時,請使用正項加給計算方式,將在職日薪累加去計算應付薪資,避免使用扣除法,扣除不在職日薪資,避免薪資少給的爭議。
時薪計算方式
時薪計算薪資常用在兩種情況:
一、兼職、工讀生的薪資,依實際工時統計後,與時薪相乘使用。
二、員工因加班,需按小時計算加班費時,會將月薪換算為時薪。
計算加班費時,需要先將月薪換算成時薪,依公司規定,將月薪除以30或是依實際曆日數,除以該月份實際天數,算出日薪後,再除以工作時數,即可算出時薪,以時薪為基礎,依照加班時數乘以加給倍率,就能算出該給員工多少加班費囉!
情況一:兼職、工讀生薪資計算範例(計時制員工使用)
舉例小鋒時薪為190元,本月上班20小時
此時小鋒的這個月的薪資 = 時薪 X 實際上班時數 = 190 X 20 = 3800(元)
情況二:月薪制的時薪計算範例(常用於計算加班費)
舉例小鋒月薪為30000元,本月份加班2個小時
此時小鋒的時薪 = 月薪 / 30 / 每日工時 = 30000 / 30 / 8 =125
小鋒的加班費 = 時薪 X 加班倍率 X 加班時數 = 125 X 1.34 X 2 = 335(元)
平均工資計算方式
平均工資常在計算以下費用、金額時使用:
- 資遣費
- 退休金
- 職災補償
- 競業禁止補償
根據《勞基法》第2條第4款說明,平均工資是指當發生上述情況時,計算企業要給予員工費用的基本單位,由事發當日前6個月內所得工資總額,除以該期間的總日數所得之金額。再去乘以各項費用、金額應給的月份數,即可算出該給予員工的總金額。
以上規範的意思即平均工資有三種算法:
◆ 月薪制工作滿6個月
◇ 前6個月內所得工資 / 前6個月總天數 = 日平均工資
◇ 工作時間超過6個月時,僅用最近6個月薪資去做計算
◆ 月薪制工作未滿6個月
◇ 目前在職所得工資 / 在職總天數 = 日平均工資
◇ 工作時間未超過6個月時,使用所有在職薪資計算
◆ 日數、時數或論件計算者
◇ 有兩種計算方式,以算出來高的金額為主:
▲在職期間工資總額 / 工作期間內總天數 = 日平均工資
▲(在職期間工資總額 / 實際工作天數) x 60%
數位薪資工具提升計算效率
企業自行追蹤法規,除了需要人力關注,還需要花時間去理解法規如何應用於實務,以及是否有特別的眉角需注意。例如近幾年最低工資幾乎每年調漲,連帶影響勞健保等相關調整,若企業需要一筆筆調整員工薪資與保險級距,整個作業過程相當繁瑣。
此時鋒形科技有專業的法律顧問團隊,時刻關心相關法規,我們會將新法規規則寫入 Femas HR 一站式人事管理系統,並主動提醒所有用戶,只要用戶同意更新,就可以直接套用最新法規規則,同時依員工薪資調整勞健保級距,不僅節省計算薪資的時間,企業也不用擔心沒注意新法規而被勞檢,或是遭員工檢舉。
數位薪資工具 v.s. Excel
目前也有許多企業透過Excel來管理薪資,最常遇到的困境就是需要自行更新、人工維護,雖然目前Google就可以搜尋到很多寫好函數的免費Excel薪資表格可以使用,但每間企業的薪資規則、項目或多或少會有些不同,調整Excel表格內容時有可能會變更函數,讓原本內容遺失或準確度失針。再來遇到薪酬人員交接或共用同張Excel時,容易因思考邏輯不同,當其中一人變動表格內容,連帶影響後續Excel維護與算薪作業。
而使用Femas HR一站式人事管理系統,僅需要一開始設定好薪資公式,每個月都能透過系統一鍵完成算薪。當有法規更新時,系統也會主動提醒,相關規範也能一次性完成套用,省去之後一筆筆調整的流程,不僅節省時間,還幫助企業關心法規資訊,鋒形科技就像企業的勞檢守門員,提醒企業最新調整並說明如何應用,讓企業可以將心力專注於本業,人事管理放心交給我們!
Femas HR 雲端人資系統持續進化,以不斷優化的功能支援您的人事管理需求。
我們期待能夠成為您的最佳合作夥伴,協助您在人資管理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功!